
为什么我的文字里屡屡提及马尾沟,我从小在那里长大,那是一方真正的净土,童年的生活虽然艰辛贫寒,但却不掺杂功利、不沾染世俗,人们可能会去争一升米、斗一泷水,但不会在背后算计你,就如同我最敬重的那位老师,一个月可能就几十元工资,但在她却无比满足并津津乐道,她眼里没有穷孩子,没有坏孩子,只是看哪个更优秀。我小时候比较顽劣倔犟,不太喜欢受管束,因此没少挨老师的打,而且坊间还有我小学二年级拿扫帚把打跑校长的"美淡"(其实是因为和同学之间因为扫帚的纠纷被校长冤枉,在校长打我的时候我用小学二年级的手还手在校长腿长拍了两下而已,因为校长在学校挂着名长年在外做生意,我其实真的不知道他就是校长,后来被我还手了之后一个学期完了他就不在我们学校当校长了),所以我当时可谓臭名昭著,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谁都觉得这孩子没救了。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来了一位足以影响我一辈子的老师,她最终用包容和鼓励感化了一个被将要被所有人遗弃的我。其实不但是我,一班十几个学生,可能是因为近墨者黑的缘故吧,被学校认定渣子班,到我现在都很佩服我们老师的勇气,一个刚出校园的女孩子居然就敢接手许多男老师都趋之若鹜的渣渣班。老师给了我们满园阳光,给了我们满腹自信,让我对人生的信念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坚定。
展开剩余77%后来上了初中,我一直还是学习优异、名列前茅,而且因为二叔在县教育局工作(我小学那位老师拯救我的时候我二叔也还是是临乡的一名老师)的原因,很多老师都在暗中关心我,督促我。直到初二第二学期时学校换了校长,整个学校画风突然改变,有钱人家的孩子总能凌驾在穷人的孩子之上,穷孩子,没背景的孩子活该被欺负。校长老师面对不同出身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态度,有谄媚恬笑、有横眉冷对。
当班主任告诉我我一直都在被特殊关照的时候我开始连自己都讨厌了,于是我又再次开始“堕落”,我不想做背靠大树的好树苗,我只想做能为别人遮风挡雨的大树,所以我成了家长和老师们所不齿的问题学生,我纠集一伙志同道合的“问题学生”,就像今年电影里流行的那句台词一样,“我天不怕地不怕、专和老师校长对着干”,我开始不喜欢学习了,但我却用力去庇护那些喜欢学习的同学不被别人欺凌,人生没有后悔药,而我也从未后悔。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好象还没花钱送礼的风气,我也想信那些校长、老师也没收过人家礼、没花过人家钱,但是自古“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啊,人情世故就是那么奇妙,哪怕我花不到你一分钱,你只要有钱你就是我大爷,没钱的,你给我当孙子我都嫌丟人。我家虽然没钱吧,但也算是个有背景的吧,所以我当时很抗拒这份背景。
多年以后曾有一次在县城医院体检时正好碰到我中学的时候一位副校长,我取体验结果的时候顺便主动的把他的体验结果也捎了过来,然后毕恭毕敬的递给了他,副校长很诧异,说我:″记得你小子上学时很嘎骨(很混账),现在怎么这么礼顺(温雅)″,我说″没办法啊,社会改变人啊″。我们既然改变不了社会那就只好被社会改变,但是人的本性变了吗?其实没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只是被社会磨平了棱角,显得更温润了一些而已。
父母不想让我步他们后尘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当时我已经算是自毁前程,靠读书求取功名是眼见无望了。我有个堂叔届时混迹江湖,义薄云天、威名远振,十里八乡的***都闻之色变。我当时好崇拜他,好想跟着他行走江湖快意恩仇,其实堂叔见我身高七尺五大三粗也有拉拢我入其麾下之美意,结果被我父亲一顿斥责再也不提此事了。也庆幸当时没入行,要不****对象之中必有我一席之位。
为什么说这些,话题回归到教书育人上,校园是一方纯洁的净土,小学、中学学生眼里的世界都是澄明的,孩子只有优劣之差,没人贵贱之分,把太多的世俗功利糅合进校园,实在有伤大雅,说真心的,给老师送点礼、请老师吃顿饭也实属正常,老师辛苦育人,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材实属不易,而且现在教育制度严格教育质量居高,小学初中又是义务教育,老师们挣点辛苦钱不容易,而且现在花钱上医院治病还得单独再包个红包呢。但是这些事家长和老师私下勾通则已,不要让小孩过多了解,让孩子从小沾染世俗风尚实在是污了眉眼。或者让小孩给老师送束花,以表谢师,显得更有仪式感一些、更高尚伟大一些。哪怕等到了大学,专门开设社会与交际的方面专业课程,引领孩子逐渐步入社会、融入社会。
初中高中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叛逆,这个年龄正好是是尝试分辩是非的时候、正好是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的时候,如果他们眼里看到的大多是交易与筹码,是阴暗与不公,还有如今媒体铺天盖地的花边爆料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不良引导,成人尚且深恶痛绝,学生何以不叛逆。学生之所以叫学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生活"、"学习生存"。都说现在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了,那么成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正确吗,老师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正确吗?不尽其然。只能说什么样的家长管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当然有的老师能教好别人的孩子却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的精力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去了照顾了大家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因此就把对自家孩子的亏欠用宠溺来补偿,结果适得其反而毁了孩子。真正的父爱母爱不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而是用时间与耐心慢慢沉淀出来的,当然还有高尚的人品。孩子教育的失败有家长的责任、有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犹太人唯利是图的理念,正在侵蚀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青少年心中的蓝天白云和春日暖阳!
我们上初中那会,中专毕业还能分配工作,因为在农村大多数家庭条件都不好,所以家长都希望孩子赶紧考个中专早点毕业早点上班早点挣钱,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那个时候考中专竟争激烈啊,加之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跟不上,好多人复读好几年都考不上。我呢,更因为没了学习的心思,理所当然也没考上中专,初一读了一年,朷二读了二年,初三读了三年,高中预选时,英语不小心抄到同学答案了,所以考上了高中,但家里不让上,中专录考时英语考了29分,顺利与中专失之交臂。后来有工程技校招生不用考英语,就考上了技校。虽然没能如愿上大学,但通过函授教育,也算混了个大学学历,而且由于工作资历和业务能力,还有幸聘上了高级工程师。虽未辱没师名但人生终有遗憾!
发布于:河北省配先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